中国水污染问题
我国就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万里海疆形势也不容乐观,赤潮年年如期而至。在美丽的渤海湾,海面上漂浮的油污像一柄黑色火炬要烧毁海洋里的生命。
据统计,全国660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全国城市年缺水量为6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的1/4。除了缺水,水污染问题也较突出。根据2001年对我国七大水系断面监测,达到三类水质可以进入自来水厂的最低要求的仅占29。5%,而劣五类水质却高达44%;另外,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50%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约一半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而一些地区长期透支地下水,导致出现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形成区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目前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水利部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亿至2300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水是地球生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水资源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保护水资源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天职。
保护水资源,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使大家认识到水是宝贵的,每冲一次马桶所用的水,相当于有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冲个凉水澡,使用的水相当于缺水国家几十个人的日用水量;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则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总量. 这绝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联合国有关机构调查的结果。因此,要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环水。国家启动“引黄工程”、“南水北调”,目的是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然而,黄河水枯竭时到哪里“引黄”?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调”?所以要建立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自觉的行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其次,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现代水利工程,如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供水等在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可能破坏一定范围内的水资源。另外,采矿行业对水资源的破坏不容忽视,某省年采煤3亿吨,每年因采煤损失地下水资源高达2.64亿立方米,并对地质构造造成极大的破坏。又如,乱砍乱伐,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对水土保湿及水资源的地表埋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有效节水的关键在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安装水计量装置,执行多用水多计费的原则。生活用水、企业用水、机关团体用水实行不同的水价,定额内平价,超额部分适当加价,以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为了缓解水资源的紧张,跨流域调水已经成为北方城市的必然选择,也必然带来水资源供需的变化,所以水权交易势在必行.人们应改变观念,认识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把水作为一种商品,应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减少浪费。
第四、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水、工业垃圾、工业废气、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过不同渗透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
工商企业必须执行环保制度;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